【背景链接】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,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。现在,“痕迹管理”比较普遍,但重“痕”不重“绩”、留“迹”不留“心”;检查考核名目繁多、频率过高、多头重复;“文山会海”有所反弹。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、耗费大量精力,又助长了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这种状况必须改变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《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》,制定了硬杠杠,提出了硬措施,着力为基层干部减负。 【提出观点】 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“看似新表现,实则老问题”,要阻断其花样翻新,必须调整整治思路,减少存量、遏制增量。 【综合分析】 具体表现 一是在提高政治站位上重表态轻行动。 二是抓工作讲求套路不出思路。 三是只清廉不勤政,奉行不贪不占不管不干的“四不主义”。 四是不计成本打造中看不中用的“橱窗案例”。 五是凭领导主观意志评优。 六是常规问题层层签批无效率,重要问题层层不批无结果。 七是滥用考核指挥棒;八是简单使用末位淘汰。 【原因分析】 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存在,这既有党员干部方面的主观原因,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客观原因;既有思想上的偏差,也有能力上的不足。具体而言: 一是思想之舵不稳引起信念动摇。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体现在作风上,但根子却出在思想上,说到底是信仰迷失、精神缺钙、缺乏担当,忘记了初心和使命。 二是作风之弦不紧导致脱离群众。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是“四风”问题的重要表现,本质上还是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作风问题。 三是能力之基不牢造成本领恐慌。如果干部失能,既不会用老办法,又没有新思路,只能搞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,好像每天都在干事,实则效果平平,劳而无功。 四是制度约束不力导致行为失范。出现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重要原因是在制度层面,督查检查机制、考核评价机制、惩处问责机制等方面不够健全和科学。 【参考对策】 必须牢牢把握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出现的新问题,实现精准识别、精准施策、精准整治。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,坚持聚焦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重点领域,坚持强化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政治监督,坚持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标本兼治。提高思想认识是有效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先决条件;加强制度建设是有效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关键一环;坚持集中清理和时常清扫相结合是有效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。 领导干部作为“关键少数”,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建设至关重要。要解决好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,必须从自身做起,从自身抓起。首先要坚持“一个路线”,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;其次要坚持“三个统一”,即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统一、工作手段和实际效果相统一、激励和问责相统一。
(编辑:大兴安岭华图)